國產炊具在國內外市場競爭中穩步前進
鍋碗瓢盆全靠品質當家
國產炊具在國內外市場競爭中穩步前進
□ 本報記者 鄭建玲
“隨著不銹鋼炊具等產品新的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相繼出臺,國產炊具技術創新的步伐必將加快,產品的安全性、可靠性也將進入一個新臺階。實際上,得益于這些年來全行業在產品工藝和品質提升等方面的不懈努力,國產炊具在國內外市場均獲得了長足的進步,競爭優勢明顯!比涨,中國五金制品協會理事長張東立就以不銹鋼炊具為代表的國產炊具發展現狀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中國五金制品協會提供的相關資料顯示,經過20多年的發展,國產炊具經歷了由數量增長到質量提升、由價格競爭到產品競爭、服務品質競爭和企業整體實力競爭的演變,各種產品參與市場競技的能力也越來越強。
在國內市場,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城鎮家庭數量的上升以及中產階層的增加,市場在對炊具產品的質量與功能提出新的要求的同時,也促進了該產品的消費和增長。目前,國產炊具在內銷市場的年均增長率保持在8%左右。其中,城市市場競爭相對激烈,品牌集中度較高,以蘇泊爾和愛仕達為代表的行業領軍品牌憑借技術創新和不斷上市的新產品,占據了主要市場;城鎮和農村市場產品價格較為低廉,品牌分散,以二、三線品牌為主。但由于這個市場的家庭數量遠遠超過城市市場,因此市場潛力巨大。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國家對保障性住房的政策支持與工程建設的加速推進,又給炊具市場帶來了較大的需求機會。今年,國家將完成1000萬套保障性住房的開工,而這批保障性住房的交付使用,預計在兩年內有望給炊具行業帶來15億元左右的市場需求。
在國際市場,中國炊具因為加工工藝與產品品質已接近并達到國際水平,不斷吸引了國際炊具大牌企業的關注,它們有的將其加工基地轉移到中國,有的在中國進行貼牌加工,有的直接到中國市場采購。目前,中國已成長為全球五金炊具加工基地。有關統計顯示,近幾年來,國際市場在中國的炊具采購量正以年均30%的速度增長。同時,從全球制造環境來看,未來幾年國產炊具在國際市場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間。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以巴西、印度、印尼和越南為代表的在炊具加工制造上與中國形成競爭的這幾個國家,眼下,在炊具生產上均面臨著不同程度的問題。比如由于受基礎設施、配套以及勞動生產率等的制約,目前越南炊具制造還不足以與中國抗衡。
盡管國產炊具在國內外市場發展勢頭良好,但它同樣也面臨著不容忽視的壓力。一是快速上升的勞動力成本。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即使在扣除通貨膨脹因素之后,中國農民工勞動力價格在2009年上升了15%~20%,2010年繼續保持了快速增長,而且這個勢頭在未來還會進一步加劇。二是企業在渠道建設和維護方面的投入費用日趨增長。三是企業品牌宣傳與推廣成本大幅上升。四是原材料價格持續攀升。五是人民幣匯率持續升值,直接扣減了企業利潤不說,也使產品國際競爭力受到嚴重影響。六是企業面臨資金與技術要求的壓力增加。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及消費能力的提高,消費者越來越關注炊具的美觀、實用與健康等因素,這就對炊具企業在資金和技術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一方面體現在炊具產品材質檔次的迅速提高,從過去傳統的鑄鐵炊具、鑄鋁炊具發展到不銹鋼炊具、不粘鋁炊具及復合片材炊具;另一方面則體現在拋光自動線、沖壓加工工藝和設備、表面處理工藝和設備以及包裝自動線等先進加工工藝的大量運用上。
張東立說,面對機遇與壓力并存的發展現狀,國產炊具要想走獲得持續競爭優勢,仍需苦練內功。要加強品牌建設,提高產品附加值,增加企業競爭力。其次,要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強化產品差異化戰略。具備一定實力的企業,應積極參與到國家和行業標準的制定中,增強市場話語權。同時要強化企業勞動生產率的提升,通過規模效應,降低勞動力成本在總成本中的比重,避免其對企業產生的不利影響。
《中國質量報》
責編:河南質量
上一篇:
奧馬冰箱噪音太大 屢屢遭消費者投訴
下一篇: 床墊甲醛超標比裝修和家具污染危害更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