澠池縣:延伸食品安全監督觸角 厚植食品安全共治基礎
為拓寬食品安全社會監督渠道,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監管機制,澠池縣從縣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新聞媒體及行業協會代表等社會各界人士中聘任了18位熱心公益事業的食品安全社會義務監督員,為推進食品安全社會共建共治格局增加了不可或缺的社會監督力量。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夯實制度建設。成立澠池縣食品安全義務監督員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工作方案,規范工作制度,明確目標任務,確保監督實效。工作伊始,縣政府食安辦牽頭,采取自愿報名、資格審查等程序面向社會聘任了18名食品安全社會義務監督員,并按程序依法聘任。明確食品安全義務監督員在食品安全信息監管、信息搜集與報送,溝通聯系群眾等工作職能。將其制度化、明確化,以進一步規范監督員的行為。
二是加強學習培訓,提升隊伍能力?茖W制定年度學習計劃,組織開展食品安全法規制度、食品安全監督知識等內容的學習,發放消費預警信息材料,使監督員及時了解食品監管新動態,全面提升食品安全義務監督員隊伍的工作能力。
三是履行工作職責,發揮監督職能。食品安全社會義務監督員是公益性質的崗位,沒有報酬,靠的是一份守護食品安全的熱心,監督員認真履行食品安全“宣傳員、聯絡員、信息員、排查員、監督員”作用,積極主動開展工作,深入食品安全監督一線,積極宣傳食品安全相關知識、政策、法律法規,協助相關職能部門監督、舉報食品安全隱患問題;提供食品生產加工、市場流通和餐飲服務等領域違法行為和相關違法案件線索;及時、準確、客觀、公正地向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反映食品安全存在的問題,同時協助監管部門調查、核實反映的食品安全問題,打通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和群眾溝通的“最后一公里”。
四是加強協調聯動,合力攻堅整治。為充分發揮食品安全社會監督作用,縣政府食安辦每年組織召開食品安全社會義務監督員座談會,食品安全社會義務監督員和食品安全監管單位參加會議,充分了解監督員工作開展情況,廣泛征集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見和建議。積極參與食品安全《百姓問政》欄目,針對日常監督中發現的校園及周邊和食品小作坊等食品安全問題,現場問政食品安全監管部門,直面問題不回避、深挖根源不遮掩,與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協調聯動、合力攻堅、聯合整治,全面筑牢食品安全社會防護網。
五是探索考核機制,激發工作動能。認真探索制訂食品安全義務監督員考核辦法,細化考核標準,從工作能力、工作成效等方面進行考核考評,獎優評先,充分調動義務監督員的工作積極性,更好地發揮食品安全監督作用。
近以來,澠池縣食品安全義務監督員共協助食品安全監管部門開展食品安全宣傳活動16次,開展校園周邊食品安全聯合整治9次,發現食品安全問題隱患36處,提供食品安全違法案件線索5個,已全部依法立案查處。下一步,澠池縣將持續發揮食品安全義務監督員的“前哨”作用,形成社會監督、行業監督、行政執法監督的三方合力,共同促進全縣食品安全治理水平提升,夯實食品安全示范縣創建社會監督基礎,營造食品安全“共治、共建、共享”的良好社會氛圍。
責編:河南質量